对越自卫反击战:我军喷火兵战场之上的“火焰奇兵”来源:soon顺博下载 发布时间:2025-03-24 12:48:47
对越自卫反击战,那是一场交织着热血与牺牲、充斥着复杂局势与艰难抉择的战争。20 世纪 70 年代末,国际形势波谲云诡,中苏关系陷入僵局,越南在苏联的撑腰下,频频在我国边境挑起事端,蚕食我国领土,炮击、扫射边境的无辜百姓,严重威胁我国的边疆安全与人民的和平生活。为了捍卫国家主权、保卫人民的安宁,中国军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对越自卫反击的征程。
南疆之地,山高林密、地形复杂,越军凭借着熟悉的山地环境,修筑了密密麻麻的工事,狡兔三窟般藏匿其中。他们的火力点、暗堡、坑道纵横交错,常规的枪炮攻击往往难以彻底清除这些隐蔽的威胁,我方步兵在冲锋时常常受阻,伤亡持续不断的增加。在这样的绝境之下,喷火兵应运而生,成为了攻坚破敌的一把利刃。
喷火兵所使用的主要武器 —— 火焰喷射器,堪称战场上的 “凶兽”。以当时我军装备的 74 式火焰喷射器为例,它由燃料桶、喷火枪、输油管三部分构成,全重 20 千克,后坐冲量约 65 千克,虽说略显笨重,但威力惊人。操作时,凭借火药塞爆炸推进,喷射而出的火焰温度高达 800 - 1100℃,有效喷射距离为 50 米,最大射程能到 80 - 100 米。一旦火龙呼啸而出,所到之处,一片焦土,无论是越军坚固的地堡,还是蜿蜒曲折的坑道,瞬间被高温与烈焰吞噬。
然而,这份威力的背后,是喷火兵们超乎常人想象的付出与危险。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装备,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,每一次喷火,都意味着将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。那熊熊燃烧的火焰,不仅是杀敌的利器,也有几率会成为引火烧身的危险。但即便如此,他们毫不退缩,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忠心,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最前沿,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着壮丽的战歌。
1979 年,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东线谅山战场,战斗的硝烟弥漫在每一寸土地上。陆军第 127 师在师长的指挥下,奉命歼灭越南谅山省禄平县以北的支马、龙头地区防御之敌。其中,步兵第 379 团 9 连承担了攻打 1 号高地的艰巨任务,1 号高地位于支马西北侧 1 公里处,紧邻我国境内的爱店,这里山高坡陡,地形险要,易守难攻。高地上由越军谅山省独立第 123 团 8 连连部带 1 个加强排防守,他们构筑了一个约 30 平方米的掩蔽部,有 3 个出入口,分别由 1 至 2 米的掩盖交通壕与周围的环形堑壕相连接,面向我方一侧的草丛里,还布设有地雷、竹签,越军企图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,以 1 号高地为支撑点组织防御,控制住爱店至禄平公路,阻止我军向其纵深发展进攻。
为了增强 379 团 9 连的进攻能力,127 师防化连喷火 14 班 2 组,由副班长邵金玉带领,共 4 人、携带两具喷火器,随担任主攻的 9 连 2 排行动。2 月 17 日 2 时 30 分,9 连由青草岭北侧出发,于 5 时 40 分进至 1 号高地西北侧 800 米处,进行攻击发起前的最后准备。6 时 25 分,9 连开始向 1 号高地运动。7 时 15 分,师、团炮兵对 1 号高地进行火力急袭。5 分钟后,2 排运动到 1 号高地西南山脚下凹部,遭到越军火力压制。喷火组利用土坎作为掩护,曲身低姿前进,当运动到离敌人阵地 80 余米时,猛地发现左侧有一个地堡正在向我 2 排猛烈射击。邵金玉立即带领全组成一路队形向左侧运动,准备接敌喷火消灭地堡。就在他们向目标接近时,步兵用 40 火箭筒已经将地堡摧毁。此时,配属 9 连的 82 无坐力炮也向越军阵地射击,压制敌人火力,步兵乘机发起冲击,猛扑敌阵,喷火组也随即冲上了高地,经过激烈的战斗,步兵夺取了 1 号高地表面阵地。
残余的越军收缩到掩蔽部内继续顽抗,不断地朝外面射击。步兵随即组织火力摧毁敌掩蔽部,但是因为连接掩蔽部的交通壕有掩盖和拐弯,并与堑壕相连,机枪离远了打不着,靠近了容易被敌人火力杀伤,手榴弹也投不进去,火箭筒、82 无坐力炮几次射击均未能奏效。见此情形,带领 2 排的 9 连副连长当机立断,命令对掩蔽部实施喷火。
副班长邵金玉在步兵的掩护下,立即跃起,迅速跳进堑壕,在距掩盖交通壕口约 3 米处,依托堑壕壁立姿向掩蔽部连续喷火 2 瓶,一个正在工事口向我军瞄准的敌人当场被烧死,火柱顺着掩盖交通壕钻入掩蔽部后,又把工事内的一个敌人烧着。这个家伙背着一团火爬出洞口准备逃命时,被守在洞口旁边的步兵击毙。为了彻底消灭掩蔽部内的越军,副班长邵金玉和喷火手董艮增各持 1 具喷火器,分别快速接近掩蔽部的其他 2 个出入口。先由步兵用冲锋枪射击,并投掷手榴弹,把掩盖交通壕里的敌人压进掩蔽部,喷火兵在立姿端枪各喷射油料 2 瓶,几条火龙全部涌入掩蔽部,炽烈的火焰将工事内的 10 多名敌人全部烧死。
这次战斗,喷火组对隐蔽有 10 多名敌人的大型掩蔽部实施喷火时,分别对 3 个洞口实施快速连续喷火,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,连续喷油 6 瓶,把掩蔽部内的敌人全部歼灭。这充分证明:当步兵武器难以消灭目标时,使用喷火器进行攻击,发挥火柱可以拐弯的特点,可以收到良好的歼敌效果,同时能有效地避免伤亡。整个自卫还击作战中,我军喷火器的烈焰和高温,使得越军赖以顽抗的工事反而变成了他们的坟墓,施放火龙的喷火兵也因此令越军谈之色变,闻风丧胆。
时光流转到 1984 年,越军趁我军撤回国内之际,抢占了老山、者阴山等骑线要点,不仅公然在中越边界线上修筑工事,还频繁袭扰杀害我边民。至 1984 年 3 月,越军向麻栗坡县一带开炮 600 余次,发射炮弹总计达 2.8 万发之多,造成上百平民的死伤,麻栗坡边境村镇被炸成一堆堆瓦砾。面对越军的挑衅,我军自 1984 年 4 月 28 日至 5 月 15 日,集中优势兵力先后收复老山、者阴山。在收复老山作战中,我军喷火兵又一次大显神威。
40 师防化连班长张斌和战友唐荣华配属到步兵 119 团一营二连协助作战。4 月 27 日夜,他们背着 30 公斤重的喷火器具,穿梭在黑黢黢的丛林之中,经过 9 个小时的强行军,已是上气不接下气。4 月 28 日晨,我军炮火开始怒吼,按照上级指令,防化连务必在炮火停止前抵达出发阵地,二人不顾疲劳,抓着竹子、藤条,紧跟着连队前进。6 时 10 分,张斌终于抵达冲击位置。连队指导员攀波与 3 排长秦国福,领着 7 名战士先行向着预定目标 124 高地前进,由于行动迅速,9 人突击组未被越军察觉。
然而,当张斌所在的 1 排发起冲锋时,越军有所警觉,数个火力点突然开火,将 1 排压得抬不起头。随后在 40 火箭筒的支援下,战士们才得以继续推进。刚杀出去不远,越军一处暗堡又喷出了火光,1 排长没有来得及躲避,身负重伤,另一个战士在前往救援的过程中,也被越军打中了脖子,躺在地上。眼见战友倒下,张斌火冒三丈,跑到连长跟前请求出战,连长迅速安排机枪手压住左翼火力,火器组正面掩护。
张斌与唐荣华配合默契,时而匍匐前进,时而突然跃起急进,穿梭在越军的弹幕之中。就在二人稳步向前之时,天空中突然传来炮弹的呼啸声,张斌下意识地卧倒在地,一阵青烟过后,他发现,一枚 60 迫击炮炮弹就落在距他不足 2 米的地方,幸好,是个哑弹!张斌抱着喷火枪向右边迂回,趁敌火力点被 2 排死死压住的时机,猛地跑到距敌仅有 10 余米的地方,摁下按钮,一条橘红色的火龙脱膛而出,烧得碉堡里的越军鬼哭狼嚎,不一会儿就没了动静。
该处火力点被消灭后,防化连的战士们沿着越军堑壕,边打边推进。在一处壕沟位置,越军的机枪又响了起来,连长随即组织机枪手实施火力反制,张、唐二人趁势杀了过去,占领距敌左侧 5 米远的斜坡。然而,这处地形实在太陡,喷火枪无法架住,唐荣华大喊:“班长,踩着我的肩头打!” 张斌以唐荣华的肩膀为 “支架”,迅速出枪,对准盖沟就是一个长射,这 10 米长的盖沟,转瞬之间就变成了一条燃烧的 “火焰带”,顽抗的越军不是被烧死,就是窒息而亡,无一人逃脱。
二人继续搜索前进,突然看到一个越军跳了出来,没命地朝山下跑,张斌背负着沉重的喷火枪在后面追赶,亲眼看见敌人跳入一个隐蔽所,在这处草木混搭的隐蔽所七八米处,张斌架起枪喷出火焰,把这个越军烧成了焦炭。张、唐二人登上高地顶部后,发现越军居然在盖沟的洞口堆了一层泥土,还不断地向外射击,完全无视我军的喊话,一个劲地扫射。眼见此状,张斌凑到离洞口 10 米远的地方,半跪半卧地连喷两瓶,在友邻步兵的配合下,用手榴弹、喷火器让这个越军工事闭了嘴。
这边战斗刚结束,张斌便接到新的任务:消灭左侧 119 号高地上顽抗的越军工事。张、唐二人在步兵的掩护下运动至坑道口,张斌示意唐荣华朝坑道口里扔一枚手榴弹,刚一爆炸,他就端着喷火枪冲到坑道口,将枪伸进坑道,一扣扳机,烈焰再次脱膛而出。然而,由于距离实在太近,一部分火焰在碰到坑道内的墙壁后反射了回来,张斌被突如其来的烈焰灼烧,失去了知觉。十几个小时后,张斌醒来,发现了自己已经住进野战医院,他的头部、双手、脖子缠满纱布。他负伤前攻击的那个坑道,正是越军的连部,包括一名上尉在内的数名越军军官,全部葬身火海。
1984 年 9 月 15 日,昆明军区授予 40 师防化连班长张斌 “英雄喷火兵” 荣誉称号。张斌和战友们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功绩,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老山的天空,让越军深刻领略到了我军喷火兵的厉害,也为保卫祖国边疆、捍卫人民安宁立下了不朽功勋。
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烽火岁月里,无数喷火兵用热血与生命铸就了不朽功勋,云南籍老兵韩自富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韩自富 1960 年 5 月出生于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大沟村,1978 年 3 月,年仅 18 岁的他怀着满腔热血参军入伍,成为云南省军区边防 12 团的一名战士,凭借着在训练中的优异表现,他被选拔到工化特务连喷火排担任防化兵,后又调入通讯连喷火排 9 班。
1979 年 2 月 17 日,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,韩自富随部队奔赴麻栗坡、马关一带参战。1980 年 10 月,部队计划收复马关县金厂公社罗家坪,韩自富所在的 9 班原本负责在后方守营房,而主攻穿插的 8 班缺一人,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,加入 8 班担任喷火兵。10 月 13 日、14 日,他与战友们在阵地上潜伏整整两天两夜,15 日随部队发起总攻。战斗伊始,越军的地雷阵让部队举步维艰,工化连边开辟通路边展开攻击。当攻到付一号高地时,8 班 8 人已有 3 人牺牲、2 人负伤,韩自富见状,怒目圆睁,扛起火焰喷射枪,顶着枪林弹雨奋勇冲向前,将复仇的火焰喷向敌人的战壕与地堡,与战友们并肩作战,成功拿下付一号高地。
主攻部队向付三号高地推进时,敌人的一个暗堡突然喷吐出密集的重机枪弹雨,疯狂扫射,大批战友倒下,伤亡惨重。由于暗堡位于制高点,隐蔽且火力凶猛,进攻受阻。韩自富连投三次手榴弹都未能炸毁暗堡,危急时刻,指挥员金营长下达死命令,要求不顾一切代价端掉这个暗堡。韩自富毫不退缩,他凭借顽强的意志摸爬滚打,独自绕到敌方山坡反方向上山,再顺着树枝藤条滑下,悄悄埋伏在暗堡侧面两米处。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:“与敌人同归于尽!” 约 10 多分钟后,趁敌人换子弹的瞬间,韩自富猛地跃起,将喷火枪抵在肚子上,枪口对准暗堡口,毅然扣动扳机,敌人瞬间被烈焰吞噬。而他自己,也被喷火枪巨大的后坐力和上千摄氏度的火焰反弹出去,全身被火海包围。战友们心急如焚,迅速用土扑熄他身上的火,紧急送往医院救治。在文山 67 医院昏迷 6 天后,韩自富苏醒过来,后转院至昆明 43 医院治疗一个月。他全身烧伤面积高达 80%,此后又辗转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医院、北京 301 医院、上海第一军医大学医院,历经一年的植皮手术等治疗。
此役,韩自富击毙敌人 4 名,烧坏重机枪一挺,荣立一等功一次、嘉奖一次。伤愈后,他随部队到红河州、西双版纳州等地作了 22 场巡回报告,其英勇事迹被《报》《国防战士报》争相刊登。1981 年 12 月,韩自富光荣退伍,在陆良县粮食局默默工作至退休。2019 年,他被授予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。时光流转,韩自富身上烧伤的痕迹虽未完全褪去,后遗症时常折磨着他,皮肤如被蚂蚁噬咬般瘙痒疼痛,但他从未后悔。他常常缅怀牺牲在边疆的战友,每至清明,总会前往马关县仁和烈士陵园,为烈士扫墓,寄托哀思。韩自富等英雄喷火兵们,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,为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,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奋进。
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硝烟虽已散去,但喷火兵们舍生忘死、英勇奋战的身影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。他们手持火焰喷射器,以无畏的勇气冲破敌人的防线,用炽热的火焰照亮了胜利的道路。
据不完全统计,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,我军喷火兵累计消灭越军火力点、山洞、坑道、地堡达 1200 多个,为步兵的冲锋陷阵扫除了重重障碍,极大地推动了战争的进程。他们所付出的牺牲同样惨重,许多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南疆那片炽热的土地上,有的战士身负重伤,留下了终身残疾,在伤痛中度过余生。
如今,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,我们享受着岁月静好,但绝不能忘却那些为了国家、为了人民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。喷火兵们展现出的英勇顽强、不怕牺牲、忠诚报国的精神,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进。让我们铭记这些英雄,传承他们的精神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砥砺前行,书写新的辉煌篇章。
(央视财经《经济信息联播》)机器人快步“走向”我们的日常生活,终端操作秀不停,而对于生产厂商来说,则到了“比量产”的阶段。记者在珠三角地区走访中了解到,多个机器人厂家的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。
当地时间3月24日上午,韩国对被停职国务总理韩德洙弹劾案进行了宣判。韩国驳回了国会对韩德洙的弹劾诉讼,韩德洙在停职87天后恢复国务总理及代总统职权。崔相穆同时停止代行总统职权。韩德洙在驳回对他的弹劾案后,返回位于首尔的政府大楼开始办公。
孙卓首次直播带货销售额超500万元(极目新闻) #网红 #孙海洋 #直播 #直播带货
突然爆雷!当地时间3月21日,#美联储 发布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 #美联储一年猛亏5600亿 主因系#暴力加息 #美国
8.01秒!祝贺战斗天使!#吴艳妮打破女子60米栏全国纪录 ,排名第九,遗憾未能进入决赛,赛后,#吴艳妮在向全场观众致谢后泪洒赛场
福耀科技大学公布了:首届招100人以内,年学费5460元!大四到境外名校学习一年,与剑桥、牛津、斯坦福等合作
据《福州晚报》3月22日消息,今年该校计划招收100名以内学生,学费每年5460元,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,本科阶段将获得双学位。
许多人认为,肝硬化的恶化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,但实际上,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能对肝脏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近日,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地纬路与三马路的一鉴楼——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故居旧址,发现一条暗道,目前尚在清理中。
但凡有一点儿素质的家长都会教育孩子:公共场所里的花不能薅,那是给大家看的。但是,人和人哪能一样呢?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薅花不但不管,被其他游客制止后,更是拿出一副厚颜的姿态和人吵架,真是太不要脸了!这起事件发生在江苏省南京市。3月23号恰逢周末,南京市某公园里游人如织。